在上周,一则从布鲁塞尔方面传来的“重大消息”,在英国政界造成了广泛的愤怒与不满。
10月24日上午,《金融时报》披露了一份欧盟理事会的内部文件,文件将由英国分担的欧盟预算额度上调21亿欧元(折合17亿英镑),并要求英国在12月1日结清。这一款项相当于英国当前缴纳费用(约85亿英镑)的五分之一。与之相对,法国、德国的预算分配额度分别下降了8亿英镑和6亿英镑,因此将获得欧盟理事会的“退税”。
24日当天,英国首相大卫·卡梅伦正在布鲁塞尔出席欧盟峰会。在得到消息后,卡梅伦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欧洲理事会议程,要求就这一调整召开临时财长会议、进行紧急磋商,并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欧盟的17亿英镑账单“十分唐突,完全无稽”,令英国方面“无法接受”。卡梅伦重申了对欧盟方面重新审议、评估并解释本次预算分配调整的要求,并放出狠话,强调英国将不会在12月1日付清这笔巨款。
虽然卡梅伦将本次17亿账单事件视为布鲁塞尔方面的“突然袭击”,但只要把时间跨度延长到本月初,便不难发现,英欧关系的疏离早已有之。10月3日,现任司法大臣克里斯·格雷林就曾表示若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,将推动废除于1998年由工党政府通过的《人权法案》,以退出《欧洲人权公约》,让英国法院与议会更能掌握独立的司法权。虽然缔结于1953年的《欧洲人权公约》并非由欧盟制定,但由于这一公约是欧盟对成员国的基本要求,所以现政府关于退出《欧洲人权公约》的承诺显然直接冲击了欧盟在英国的权威。16日,卡梅伦许诺将与欧盟重新商定移民政策,以寻求减少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。17日,由保守党议员鲍勃·尼尔提出的2017英国退欧公投草案也在下议院以283票支持0票反对(但很多议员选择弃权)通过二读,这意味着卡梅伦政府所许诺的“2017退欧公投”已经得到议会认可,只要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就距离正式生效不远。
卡梅伦政府的连番表态引起了欧盟方面的反应。在欧盟一侧,10月22日,即将于11月份接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让-克劳德·容克强调,欧盟内部人员流动自由的原则不可更改,呼吁英国在移民政策上采取更具灵活性的方针,因而正面回应了卡梅伦政府的表态。在此之前,于19、20日访问英国的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更在接受BBC采访时指出,英国一旦退出欧盟,其国际影响力将“跌落为零”。虽然截止本次调整预算分配方案之前,欧盟尚未对英国近来日趋不妥协的态度采取实质性的反制措施,但深埋在伦敦与布鲁塞尔之间的抵牾已经愈演愈烈,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但如果就此将本次的17亿账单风波解释为欧盟对卡梅伦政府的蓄意反击,显然太过草率。根据欧盟方面在24日作出的解释,本次预算分配方案调整并非临时起意,而是欧盟年度预算审核的一部分。欧盟年度预算审核始于1995年,意在根据各成员国净国民收入总值(GNI)的变化情况调整年度预算的分担配额,所依照的数据全部来自各成员国本国的统计,欧盟统计局只负责根据由欧盟各成员国认可的方法进行汇总和计算。本次欧盟对英国开出高达17亿英镑的巨额账单,源于英国国家统计署在年内对自身统计方法的调整,这一调整令英国GNI增加逾2%,而今年第一、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也有所上调。欧盟如何从逾2%的经济总量数据调整中推算出20%的预算配额增幅显然值得商榷,但既然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来自英国国家统计署,而其计算方法又是得到英国方面承认的,那么英国政府的经济主管部门本不应视这笔17亿英镑的巨额账单为晴天霹雳。卡梅伦首相在外交场合表达对这一账单的不满、并呼吁重新评估固然合情合理,但在欧盟的主场将这一决定指责为“唐突”“站不住脚”的言论则明显过激,他完全可以选择更为圆滑的说法。
针对来自英国的指责,欧盟方面强调本次调整纯粹出于技术原因,与政治因素无关。但在当前英国政局与民意面前,欧盟的自辩显然无济于事。实际上,由于近来保守党内疑欧派势力以及英国独立党的崛起,卡梅伦政府在欧盟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严峻,英国政界早已无法用平常心看待EU这两个字母:先是在十月份,由于保守党议员道格拉斯·卡斯维尔的倒戈,英国独立党在卡斯维尔所属的克拉克顿选区补选中取胜,从而获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下议院席位;然后是即将在11月20日举行的罗切斯特选区补选,这一选区的现任议员是同样由保守党倒戈到独立党的马克·莱克莱斯。根据目前罗切斯特选区的民调结果,倒戈到独立党的莱克莱斯支持率领先,有可能成为独立党在下议院的第二位议员。这样一来,不用等到2015年5月的大选开始,独立党就能至少稳拿两个下议院席位,在英国政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必然水涨船高。
卡梅伦政府近来对布鲁塞尔方面日趋强硬的态度,便是对最近这一波疑欧派势力崛起的回击。这场卡梅伦与疑欧派之间的斗争既发生在庙堂,也发生在江湖:一方面,卡梅伦必须防止更多的疑欧派党内议员通过倒戈、背叛等方式令保守党后院起火乃至分崩离析,而在另一方面,卡梅伦必须在选战中阻击独立党,防止持欧洲怀疑主义立场的保守派选民流失。虽然保守党内目前只有两名议员倒戈,而独立党目前也只有一个下议院席位,但疑欧派民意不断向独立党而非保守党倾斜,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根据《观察家报》援引民调机构OPinium 的调查数据,有31%的选民选择将在独立党能够赢得自己选区的情况下投票给独立党。不难想象,一旦11月20日马克·莱克莱斯继道格拉斯·卡斯维尔之后再度当选、为独立党贡献第二个议会席位,那么青睐独立党的民意恐将在2015年5月7日大选当天撼动英国政坛,将独立党捧为议会第三大党。届时即便卡梅伦得以连任,也将不得不面对已经掌握了重要参政筹码的独立党,而保守党分崩离析的风险也会大大加剧。
为了阻击疑欧派,而不得不在布鲁塞尔的外交场合摆出对欧盟冷淡乃至怀疑的姿态,这正是当前英欧关系所面临的悖论。虽然目前这个悖论主要作祟于卡梅伦和他的保守党,但在疑欧派动摇英国政坛权力分配的大背景下,其他政党也难以独善其身。例如工党,就在本次账单事件曝光后强烈要求欧盟理事会对这份账单进行重审——这倒是相对符合时宜的说法,然而这一外交辞令毕竟无法掩盖英国整体“独”化的事实。由于独立党在工党选区内的表现也突飞猛进,工党终将被迫考虑如何赢得疑欧派选民的支持,其对欧盟的态度在今后仍有不小的变动空间。
而如果去除这些来自英国政局内部的纷扰和表象,本次账单事件的实质到底怎样,是一步带有政治博弈目的的狠棋,还是纯粹的技术性调整?也许德国总理安哥拉·默克尔的发言能对我们有所帮助:“大卫·卡梅伦(只是说不会在12月1日付款,)没有说完全不付。……他只是对如此紧张的缴纳时限感到担忧。所以我有自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找到解决方案。”默克尔的期望虽然还看不到兑现的苗头,但并非空穴来风:既然欧盟和英国已经就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达成了共识,那么剩下的问题都很好说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17亿英镑的账单虽然数额巨大,却只是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:这个在外交磋商中不大也不小的问题,拜时局所赐,高度刺激了英国政界的神经,在英国的语境下被摆在了“31%选票”的对立面上。而正是这一看似意料之外、实则情理之中的严重对立,令英国的大选争夺战直接上升到外交层面,最终将英欧关系拖入短期难以解决的僵局,也令2015年以后英国的命运显得更为扑朔迷离。
0
推荐